你要重點培養(yang)的(de)下屬,起(qi)碼得滿足這5條標準(zhun)。
添加時間(jian):2023-03-10自從(cong)杰(jie)克·韋爾奇說出那(nei)句著名(ming)的“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前,你成功的標準是使自己成功;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后,你成功的標準是使別人成功”話之后,在很多(duo)公司(si),“帶出團隊(dui)”都(dou)是對(dui)管(guan)理者(zhe)的一項(xiang)重要考核指標(biao),這(zhe)就對(dui)管(guan)理者(zhe)提出了看人識(shi)人的高要求。有好幾次,我都(dou)被問到(dao)類似的問題,比如(ru)(ru)“如(ru)(ru)何培養接班人?”“怎么(me)判斷(duan)一個人適(shi)不適(shi)合做管(guan)理?”等等。
大家普(pu)遍(bian)反映(ying)的問(wen)題(ti)是,這事缺少一(yi)個(ge)(ge)衡量標準,很多時候花了(le)大力氣去培養一(yi)個(ge)(ge)人,結果卻發(fa)現其并(bing)不(bu)(bu)適(shi)合做管理,費力不(bu)(bu)討好。今天我們就來專門討論一(yi)下這個(ge)(ge)問(wen)題(ti),如果你是一(yi)個(ge)(ge)團隊(dui)(dui)的管理者(zhe),究竟下屬需要具(ju)備(bei)怎樣的能(neng)力,才可以進入公司的“管理預備(bei)隊(dui)(dui)”,向(xiang)管理方向(xiang)培養呢(ni)?
依(yi)照我的經(jing)驗,不妨從下面5個角度去考慮。
工作(zuo)能力強不(bu)強
所謂“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吟。”一個優秀的管理者,絕大部分都是業務能手,因為熟能生巧,只有精通業務才知道哪些是管理的關鍵點,一個不懂業務的管理者一般是不合格的。
當然,也不排除特例(li),比如傳(chuan)奇游(you)(you)泳教練謝曼·查(cha)尤爾(er),培養出了許多(duo)泳壇名將包括“飛魚”施(shi)皮茨(ci)這樣(yang)的大腕兒,但自己卻不會游(you)(you)泳。但那畢竟是少(shao)之(zhi)又(you)少(shao),鳳毛(mao)麟角,大多(duo)數管理者都是在業績拔尖(jian)的前提(ti)下被發現和提(ti)拔的。
工作能力強不強,有兩個(ge)參考(kao)系數(shu),其一是具(ju)體業績,其二是對工作重點的(de)把握。工作(zuo)業績好不好,看(kan)數據一(yi)目(mu)了然(ran),不必(bi)多說(shuo)(shuo)。對工作(zuo)重點(dian)的(de)把握(wo)需要提一(yi)下,這(zhe)里說(shuo)(shuo)的(de)“重點(dian)”,要么是公司目(mu)前面臨(lin)的(de)困境,要么是個人工作(zuo)價值的(de)突(tu)破點(dian)。
比如大家熟知的(de)董(dong)明(ming)珠,36歲才(cai)進格(ge)力(li)做一個基層業務(wu)員,格(ge)力(li)當時正(zheng)面臨著許多外(wai)賬結算不了的(de)困境,她憑著堅毅頑強和永不放棄的(de)作風,40天(tian)就(jiu)收(shou)回了一大筆幾年都(dou)沒結算的(de)賬,引起了高層領導的(de)注意。
工作能力出眾的下屬,就是首先要納入管理(li)預備隊(dui)的。
溝(gou)通(tong)能力(li)強不(bu)強
管理學中有個觀點叫“工作中的一切問題,都是溝通問題。”但凡出現工作事故,“溝通不到位”一定是其中一個原因,幾乎沒有例外。所以溝通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,與之相對的,你在考慮管理預備隊人選的時候,就必須要考慮溝通能力這個因素。
公司的管理層(ceng),尤其是中基(ji)層(ceng)管理者,一個(ge)重要的職能就是上傳(chuan)下達,無論是向上匯報還是向下(xia)布置,都需要溝(gou)通能力作保(bao)證。
正確(que)的(de)決(jue)策,如果在(zai)傳(chuan)遞過程中沒有充(chong)分的(de)溝(gou)通做(zuo)鋪墊,發生曲解甚至誤解的(de)可能(neng)性(xing)是很(hen)大的(de)。有些人(ren)的(de)性(xing)格就適合(he)干實(shi)事,不(bu)喜(xi)歡在(zai)人(ren)前講話,這樣(yang)的(de)人(ren)就不(bu)太適合(he)做(zuo)管(guan)理者(zhe)。當然,夸夸其(qi)談而不(bu)出活的(de)人(ren),更不(bu)適合(he)做(zuo)管(guan)理者(zhe)。
下屬的(de)溝通能(neng)力,也(ye)是你必須參考(kao)的(de)一個重要指標。
結果導向(xiang)強(qiang)不強(qiang)
結果導向,可以理解成用事實說話。不為失敗找理由,只為成功想辦法。一個結果導向強的人,一定是一個執行力強的人,而執行力有多重要,地球人都知道。
結果導向(xiang)(xiang)的思維模式,能從根(gen)本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作風,具備結果導向(xiang)(xiang)的人,能擁抱變化(hua),迎(ying)接挑戰(zhan),盡其所能地(di)向(xiang)(xiang)目(mu)標挺進。成功(gong)也好,失敗(bai)也罷,都(dou)能坦然接受,從不在別處(chu)找(zhao)借口。
反之,沒有結果(guo)導向(xiang)的人,一(yi)旦(dan)遭遇失敗,要么(me)抱怨支(zhi)持不到位(wei),要么(me)懷疑決策有問(wen)題,要么(me)指責(ze)對手出老千(qian),總之都是別(bie)人的錯,跟自己(ji)無關。
如果你不想做無(wu)用功,就要早早地把沒有結果導向的人(ren)排斥在管理預備隊以外。
創新能力強不強
隨著時代的(de)發展,不但技(ji)術(shu)需要創新,管(guan)(guan)理(li)同(tong)樣需要創新。為什(shen)么現在(zai)(zai)很多人都說(shuo)90后不好(hao)(hao)管(guan)(guan)呢,說(shuo)白了是(shi)管(guan)(guan)理(li)手段沒有創新,還在(zai)(zai)用管(guan)(guan)70后、80后的(de)辦法來管(guan)(guan)90后,那自(zi)然是(shi)不好(hao)(hao)管(guan)(guan)。
時(shi)代不(bu)(bu)同(tong)了(le),人也(ye)不(bu)(bu)一(yi)樣(yang)了(le),你(ni)自己不(bu)(bu)創(chuang)新(xin)去適應新(xin)入場的90后,反而想別人來適應你(ni),不(bu)(bu)出事(shi)才怪。伴隨著90后大量進入職場,管理方(fang)法(fa)創(chuang)新(xin)勢在必行。
一個人有沒(mei)有創(chuang)新能力,在平(ping)時的(de)工作中就能看出來(lai)。有創(chuang)新能力的(de)人,能更(geng)靈活(huo)地解決問題(ti),其個人氣場往往比較強大,這樣的(de)人就有點“當官”的(de)底子了(le)。
也許(xu)你(ni)會(hui)說(shuo)如果下屬在工作上(shang)有創新,但培養一陣后(hou)發現(xian)在管理(li)上(shang)沒創新咋整?
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,還能怎么辦,認栽換人唄,管理者要給下屬試錯的機會,不要指望一看一個準,誰都有看走眼的時候。但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上都沒有創新,那在管理上一定不會有創新,這是肯定的,因為觀念的創新遠比技能的創新要困難。
創(chuang)新能力,也是(shi)進入管理預備隊的考慮(lv)標準之(zhi)一。
格局意識高不高
這個就帶點務虛的成分了(le),更多的是一種感覺,說(shuo)通俗點就是“識(shi)大體,顧大局”。
雖然(ran)(ran)有點虛(xu),但是很重要。打個(ge)(ge)簡(jian)單的(de)比方,如(ru)果一(yi)(yi)個(ge)(ge)人斤(jin)斤(jin)計較,即使其(qi)(qi)在(zai)其(qi)(qi)它方面都無可挑剔,也(ye)不可能(neng)是一(yi)(yi)個(ge)(ge)好的(de)管理(li)者(zhe),因為一(yi)(yi)旦個(ge)(ge)人利(li)益與團隊利(li)益發(fa)生沖突的(de)時候,其(qi)(qi)優先考慮的(de)顯然(ran)(ran)不會是團隊利(li)益。
所謂格局意識高,這個東西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清楚,大概可以說成是,站在更高的地方來看待眼前的事情,站在未來的角度來對待今天的工作,從而達到從整體上把握分寸的意思。做到這一點后,就不會犯致命的失誤或者原則性錯誤。這一點,其實對于初級管理者而言,并不關鍵,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培養,但如果你準備物色一名高管,這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。
總之,只要(yao)團(tuan)隊(dui)成(cheng)員具備了以上5條,就可以納入(ru)管理預備隊(dui),向管理崗位培養了。
其實,要(yao)確定(ding)一個(ge)(ge)人(ren)是(shi)否值得你(ni)投(tou)入時間和(he)精力向(xiang)管理(li)方向(xiang)培養,要(yao)考慮的(de)因(yin)素是(shi)很(hen)多(duo)的(de),比(bi)如(ru)承受工作壓力的(de)程度,比(bi)如(ru)個(ge)(ge)人(ren)的(de)私德,甚(shen)至(zhi)個(ge)(ge)人(ren)長相等等,都能(neng)成(cheng)為重要(yao)的(de)衡量標準(zhun),大家(jia)見(jian)仁見(jian)智,可根據現實崗(gang)位需求來決定(ding)參考指標。
我也并非(fei)伯樂,也曾看走眼過,以上5條(tiao)只是純從工作角度來概括的,也都是可(ke)以直觀(guan)感(gan)受到的,相對而(er)言比較客觀(guan),可(ke)控可(ke)量化,希望這幾(ji)條(tiao)能給大家帶(dai)來一點(dian)(dian)點(dian)(dian)小提示(shi)。
職場的年輕人如(ru)果想向管理(li)崗位轉變,也可以(yi)用(yong)以(yi)上的5條標準來要求自(zi)己,我相信只(zhi)要你達到了標準,你一定能成功成為一名(ming)管理(li)者。